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又是一年开学季,此时此刻,我们再次相聚云端,共同开启新学期的学习工作生活。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表示诚挚的慰问,向一直以来奋斗在疫情防控、教学科研、后勤保障工作岗位上的各位同事、各位同学表示诚挚的感谢,大家辛苦了。今天,我主要与大家交流三个方面。
第一,在时代潮流中感受党和国家的磅礴力量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全党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从历史中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他全面总结了我们党一百年奋斗的历史和经验,发出了开启党的事业新的伟大征程的动员令。我们在这一重大、庄严的历史节点上,奋斗的底气将更加充足,前进的脚步将更加稳健,胜利的号角将更加嘹亮。
去年以来,我们共同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遭遇了极端天气、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面对灾难,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到国家各部委、各级党委政府、社区,以最全面、最严格的举措,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减灾救灾的人民战争。每一位中华儿女以深厚的家国情怀,贡献着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我们共同面对着生死、爱恨,悲欢、离合,共同经历着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和节奏的巨大改变,共同感受着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全体西大人在这场大战中,彰显出了西大担当;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了满意答卷;在这堂大课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更加懂得珍惜、热爱生活,永远心存美好、奋发向上。我曾讲过,最真的情感往往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于真切的经历和体验,最美的人生往往来自于不懈的奋斗和追求。无论是大战、还是大考,这一过程,这一经历,对于每一位西大人来讲,都是一堂人生大课、一笔宝贵财富。
重温百年党史,见证时代巨变,投身抗疫斗争,开启第二个百年征程。我们切实体悟到百年来国家波澜壮阔的发展与进步,民族刻骨铭心的磨难与觉醒,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的奋斗与探索。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在经历了苦难与辉煌,总会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总会变得更加文明、强盛。我们也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奋勇向前,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第二,在百年校史中体悟厚重的大学文化
大学深切地影响着现在和未来,不仅表达一个时代的心声,还书写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大学的产生和传承应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与西方大学相比,中国大学不仅体现出兼容并包、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将民族独立、国家存续、文化振兴与学术研究和价值追求紧密结合。西北大学119年来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寻求新知识、挽救民族危亡、推进民族复兴的创业史和奋斗史,充分彰显了中国大学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红色基因夯实底色。西北大学是西北革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其京陕两源均有丰厚的红色文化积淀。学校始终将自身的发展与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涌现出一批批信念坚定、不畏强敌的英烈,他们为革命献身之时,大多数正值青春年华。我讲一个感人的故事。杨虎城的夫人谢葆真和女儿杨拯陆,两代人均是西北大学校友,谢葆真1927年2月考入西北大学前身西安中山学院妇女运动班,杨拯陆1953年考入西北大学石油地质系。1937年11月底,杨虎城被扣押,12月4日,谢葆真带着孩子,立即赶到狱中,陪伴杨虎城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活。据其女儿回忆,1947年2月8日,谢葆真在绝食中被特务向小腿注射毒针,痛苦挣扎而死于杨家山中美合作所狱中,年仅34岁。其女儿杨拯陆,在西北大学地质系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主动放弃在大城市工作,选择到新疆戈壁荒漠找石油,担任女子勘探队队长。一次,她在执行地质普查任务时,遇寒流袭击,壮烈牺牲,年仅22岁。当人们找到她冻僵的遗体时,发现她俯卧在一道冰封雪盖的斜坡上,两臂前伸,十指深深地插在泥土里,而在她的怀里,一张新绘的地质图保存完好,她将这些石油地质资料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珍贵。
以谢葆真和杨拯陆为代表的西大英烈,孕育和传承了红色基因,使得西北大学“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更加敦厚、价值更加崇高、能量更加强劲、时代气息更加浓郁。
二是高远追求永葆本色。一所有追求、有担当的大学,在于学问之大、胸襟之广、理想之高,更在于对文明的传承、创新、创造,在于对区域建设、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推动,展现出高度的使命自觉,这是大学的本色所在。
张国伟院士被称为“秦岭王”,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无数次南北横穿、东西纵贯秦岭的山山水水。张院士建立了秦岭复合造山模型,提出了“秦岭造山带理论”,当之无愧地站在了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舒德干院士带领的团队首次发现地球早期动物树形成过程,提出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理论,创建了一个新的动物门类“古虫动物门”,发现的“昆明鱼目”被誉为“天下第一鱼”,代表着人类及整个脊椎动物大家族的始祖。王建新教授带领的中亚考古队,二十余年来,深入中亚腹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致力于丝路沿线考古、传播丝路文明,初步破解了“寻找古代月氏遗存”这一世界性学术难题。
以他们为代表的西北大学教师,为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而存在和发展,追求将学术做到极致,追求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努力做到培养的人才、产出的成果、作出的贡献被载入历史,充分彰显了百年西大的崇高追求。
三是创新特质提升成色。有学者统计,从1530年至今,整个西方世界存活下来的机构一共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任何一所有理想、有担当的大学,总是因梦想和创新得以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成色十足。
西北大学师生中走出了28位两院院士、4位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7位国际研究机构院士,此外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王岐山、陈宗兴,著名作家贾平凹、迟子健,著名历史学家王子今、杨圣敏,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魏杰,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著名物理学家侯伯宇,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龚全珍等为代表的大批杰出人才。从贡献和影响上来看,西北大学走出的院士和社科名家都是某一领域的奠基者、开创者和引领者。在他们中,有的开创或是奠基了某一学科专业,比如,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胶体化学、组织化学、仪器分析、现代地理水文学、现代语言学等学科;有的创始了某一科学理论,比如,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秦岭造山带立交桥构造学说、三幕式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理论、机器学习的“徐-罗奇”定理、多种地壳构造模型、土力类泥石流起动理论;有的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内容或理论体系引入国内,比如,首次将《资本论》翻译为中文,完成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辞典,完成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第一部著作《新经济学大纲》;有的首次发现某一物质、发明某一技术或装置,比如,高等植物中收缩蛋白、多项预报技术和观测系统,我国第一颗核爆专用高速摄影机、我国第一套18000g大加速度校准装置;有的主持某一重大工程或项目,比如,亚洲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大坝和黄河第一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库、中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等。
我们培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产出的高水平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站在了高等教育的前沿,站在了科学和时代前沿,充分体现出了高水平大学的创新特质。
第三,给大家提几点期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与此同时,“后疫情时代”与信息化时代的迭加,对高校如何管、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未来成长道路上,大家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从百年党史和校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历史定力,永葆西大特质,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下面,我提三点期望。
一是要加强学习教育,筑牢信仰之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同学们要认真学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率先对自己所拥有、所依存的文化状态有清醒认识,善于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找到民族文化的位置与坐标,率先树立起文化自信,自觉树立远大理想。要努力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把百年党史放到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中去认识和把握,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传承好、弘扬好“公诚勤朴”校训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从学校艰辛辉煌的创业史、奋斗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二是要不断涵养品性,坚守家国情怀。西北大学在119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一代又一代的西大学子,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坚守家国情怀,在艰苦奋斗中谱写了辉煌诗篇。古人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呈现的就是将个人的修养、家庭的幸福与家国的命运紧紧相连。西北大学的人才培养,一方面秉持中国古代“士人”“君子”的理想情怀,一方面又大力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学科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希望同学们在西北大学这个大家庭,充分用好学校宝贵的学习成长资源,将个人幸福和民族复兴紧密结合,始终心怀家国、心系社会、心如赤子,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是要保持奋斗姿态,提升人生价值。青年人最富有朝气、最富有精力,可以说长风破浪、正当其时。无论新生,还是高年级学生,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了勇于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看到了经过努力孕育出的累累硕果。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西北大学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厚实的发展平台。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把青年人的优势和干劲发挥出来,不断把好的想法付诸实践,知行合一,做个行动派,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同学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同学们牢记“公诚勤朴”校训,传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西大精神,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珍惜韶华、拼搏进取,做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