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工作 > 正文

【陕西省教育厅】西北大学用心用情用力把“问题清单”变“满意答卷”

发布日期:2021-10-27    作者:     来源:     点击:

陕西省教育厅新闻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rdjj/202110/26/117432.html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北大学坚持把关注大事与细节、长期与当下相统一,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形成了一批服务国家社会需求、促进学校事业发展、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的惠民举措和长效机制,将办实事做到情感深处、发展要处、战略高处。


立足主责主业聚焦重点高位推动

该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紧扣学校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学校事业全面发展,以学校高质量发展成果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明确“1234”的工作思路,即: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确定对接国家社会需求和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目标”;坚持以教职工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人、以育人为主业的“三主原则”;做好教职工职业发展、便利生活,学生成长成才、快乐学习的“四个服务”。以办实事的效果如何、师生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标准,聚焦制约学校发展的重点问题、亟须解决的难点问题,推动力量下沉,主动开门问需,共收集意见建议299条。着眼于“办什么”“怎么办”“谁来办”“如何办实办好”等方面,多次召开部署协调会,梳理形成了校级层面涵盖质量提升、困难帮扶、生活服务、简化流程等4大类39条问题清单,推出一系列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招硬招,排出时间表,划定路线图,明确实践路径,通过领导带头领办,紧盯重点问题督查督办,化解了一批急难愁盼的痛点难点问题,将师生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解决问题的“履职清单”。


服务国家需围绕焦点全力驱动

该校与榆林市共建碳中和科创中心、成立碳中和学院,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贡献“西大智慧”。积极响应国家在该校建立“中亚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的提议,推动开放共享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促进中国和中亚国家的学术繁荣、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历史文化认同感,目前,全省首个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已获批建设。聚焦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对口帮扶安康市平利县、商洛市黄山村等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易返致贫人员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常态化参与文化下乡、全民科普和普法宣传等服务活动206人次,开展技能培训10期,培训贫困群众248人,完成消费扶贫190余万元,资助黄山村升学贫困学生38人,促进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西北大学与榆林市人民政府共建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


西北大学赴平利县开展“万名学子扶千村”活动

助推高质量发展突出要点上下联动

该校服务教学一线,投入资金力量建成116间“智慧教室”,完成老旧黑板更新换代。做优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开辟1200平方米空间,建成包含录演厅、创客工作室、第二课堂体验区、创业工作坊等功能区域的“三创”空间,为青年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创造条件。深化“树魂立德”育人工程,重点培育“红桅杆”思政理论学习社团和各类宣讲团,开展理论宣讲100余场。充实大学生生活导师队伍,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开展系列服务育人活动等,强化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推进教师职务评聘改革,研究制定《西北大学教师职务评聘办法(暂行)》,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校院科研工作对接机制,提供“订单式”服务,形成精准服务清单,推动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流程再造、服务流程优化,确保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4项,资助率达到24.87%,国家社科基金获批31项,位列全国第25位。植物与动物科学新进ESI全球前1%,总数达到8个,主要办学指标取得了新进展。



西北大学完成“三创”空间基础建设


西北大学“红桅杆”思政理论学习社团开展理论宣讲

回应师生关切切中痛点精准促动

该校聚焦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联系师生“大走访”、民生难题“大排查”、服务师生“大提升”行动。启动实施长安校区家属区充电设备建设项目,增建3套充电设备,彻底解决了电动车充电难问题。对长安校区玉兰苑朴园餐厅进行升级改造,完成了17个用餐包间和自助用餐两大餐饮功能区建设,实现多样化用餐。开辟声乐教室,举办智能手机培训,帮助离退休教职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开通两校区图书传递服务,打破图书借阅壁垒。坚持敞开大门走出去,选派10名优秀研究生组成支教团赴富平县开展支教工作,与富平县莲湖学校开展“联学共建”。组织师生党员服务智障人士、普及科学知识、开展义诊活动等,累计服务师生群众2000余人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先后投入资金300余万元,通过改造家属区便民店、升级电表箱、建成生活记忆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等一系列惠民举措,改善了师生学习生活设施和环境,切实将师生员工的急事难事变成了让人满意的暖心事。


西北大学完成朴园餐厅的升级改造工程

西北大学声乐教室已投入使用


西北大学与富平县莲湖学校进行联学共建


西北大学赴社区开展义诊活动

构建长效机制夯实支点全面带动

构建学用结合机制。深化拓展学校整体学、院系精准学、支部深化学“三位一体”学习模式,探索实施以每日一学、每月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个人选学自学为内容的“365+12+X”学习教育机制,着力提高校内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学习同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相结合,突出“无字”专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解决实际问题,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动力。

构建清单管理机制。该校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标准,完善办实事清单,实现清单内容、责任人员、解决措施、完成时限“四个明确”,通过台账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定期督导、跟踪问效,确保事情办不完不松劲、办不彻底不放手、师生不认可不罢休。把办实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坚持清单内容向师生公布,完成情况及时向师生通报,以实际成效取信于师生。

构建服务保障机制。以党建活动项目制为依托,开展“学好党的理论、讲好党的故事、树好党员形象,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党员”的“三好两争”活动。创新开展校园趣味志愿活动,在图书馆、餐厅、快递驿站等地点设置服务项目,强化师生党员服务意识和能力。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开展支部结对共建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功能作用,让办实事成为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的平台,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