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工作 > 正文

【陕西省教育厅】西北大学聚焦“四个精准”扎实推动资助育人工作

发布日期:2023-07-12    作者:     来源:     点击:

陕西省教育厅链接:http://jyt.shaanxi.gov.cn/jynews/gdxx/202307/11/133432.html

近年来。西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精准识别、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追踪的四维精准型资助育人体系,通过经济资助、品格锻铸、学业援助、能力提升、价值塑铸、精神激励等方式助力资助育人工作内涵式发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成才。

一是精准识别,构建“一采二评三访四深入”的认定工作机制。该校依托易班大数据平台系统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扎实做好“一采二评三访四深入”的认定机制。“一采”指基础信息采集,包括学生个人以及相关家庭成员基础信息,家庭地址、收入支出等,完善学生家庭信息数据库。“二评”指线上量化测评和线下民主评议相结合,通过系统构建数据分析模型量化测评初步给出认定等级建议,再由线下民主评议小组成员根据学生家庭情况信息及系统初步测算建议并结合候选学生在校生活消费表现,确定贫困认定等级,提高贫困认定的精准度。“三访”指院系通过当面访谈、电话询访和家庭寻访,多渠道、多途径核实学生提交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排查由于性格内向、自卑等因素未申请贫困认定的学生,确保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不会被纳入贫困生库的同时,保证不遗漏任何一个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四深入”指深入教室、深入班级、深入宿舍和深入食堂,院系辅导员及班主任及时深入一线,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突发变化及困难,科学研判学生在校表现,及时调整认定结果,提高精准识别的时效性。

二是精准定位,建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帮扶方案定位机。学生资助工作坚持育人导向,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等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将资助工作重心下移,准确掌握受助学生的具体需求,并根据需求制定不同帮扶方案,切实提高资助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把握受助学生普遍面临的困难及需求,为后续帮扶工作提供“靶向”定位,统筹学校资源解决学生在校急、难问题。结合一院一策改革,针对院系学生不同的特点,未来发展的不同定位,推进资助育人一院一品牌活动,将资助育人工作与专业发展相融合,发挥院系学科专业优势,持续深化“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三是精准施策,构建五育并举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该校坚持“以生为本、师生参与、需求导向、全面发展”的资助工作理念,于2019年开始实施“雨露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包括六个模块,以六大计划为主要抓手,一是思政引领计划,通过理论学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研习、爱国励志游学等形式,进一步深化爱党爱国教育。二是品格锻铸计划,学校每年5-6月以“诚信·励志·感恩”为主题开展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月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专家讲座、图片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受助学生诚信、自强、感恩等良好品格。三是经济解困计划,通过精准配置国家资助、学校资助、社会资助三方面资源,每年发放本科生各类奖助学金2500余万元,确保资金使用惠及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四是能力提升计划,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成长阶段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多样化的素质训练内容满足学生动态化的能力提升需求,每年开展两期“雨露工程-技能培训营”活动,培训内容涉及办公软件、摄影、公文写作、人际交往、社交礼仪等方面内容,每年受益人数1000余人。五是学业帮扶计划,学校每年开展“雨露工程学业辅导课堂”优秀学生经验分享学霸讲座、组织实施受助生社团内部学业互帮计划等,分层次、多方位、多举措开展学业提升帮扶计划。六是健康身心计划,以强心、强劳、强体、强美为抓手,面向受助学生开展趣味运动会、书法绘画班、爵士舞培训、燃脂训练营、手工品制作等活动,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雨露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四年多来,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不断丰富育人内容,逐步探索出融合经济资助、品德涵育、能力提升、公益实践于一体的发展型资助模式。

四是精准追踪,建立受助学生助后教育管理反馈机制。资助育人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工作效果体现到育人实效上。该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有保障、学习有动力、发展有平台”的育人格局,全校受助学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一是理想信念不断坚定。广大受助学生感念党恩、牢记嘱托、脚踏实地、踔厉奋发,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用优异的成绩和实际行动谱写青春华章。受助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每年90%的受助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大学阶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是榜样作用发挥明显。2018至2021连续四年,学校4名本科生入选全国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100人名录,先进事迹在《人民日报》上刊发。三是优良学风日渐形成。受助学生在学校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学业帮扶活动,能做到主动向榜样学习,刻苦钻研,克服学业中遇到的困难,常常交流讨论,培养了优良的学习氛围,受助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兴趣浓厚,学科竞赛参与度有所提升,学习成绩不断提高。2020届本科受助毕业生升学率高出全校5.25%。2021届本科受助毕业生升学率高出全校本科0.72%;2022届本科受助毕业生高出全校5.35%。受助生社团“新地郭氏励志社”2023届的39名毕业生中,目前已有20人保研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保研率达51.28%。四是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学校唐仲英爱心社连续17年在周至县农村小学开展“大手牵小手”结对子活动,余天休爱心社连续10年在山西省平陆县和陕西省千阳县、岐山县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学校定点帮扶平利县和商州区黄山村相关工作,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学校的高度评价。五是就业能力明显增强。近几年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基本高于全校平均水平,2020年家庭经济困难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全校本科平均8.84%;2021年家庭经济困难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全校本科平均4.71%,2022年家庭经济困难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全校本科平均5.8%。